跳到主要內容

[團隊,從傳球開始]

.
最近跟公司的前輩聊天,當時問他有什麼什麼書可以推薦給我,他推薦了我一本書,這本書是"團隊,從傳球開始"。或許是他希望給我一個方向,因為我在目前的團隊裡面是經驗比較多的,需要更有領導力來帶領現在的團隊吧。
.
這本書是關於 John Wooden 這位傳奇教練的領導哲學。Wooden 是美國大學籃球史上最難以超越的總教練,他在 UCLA 執教時讓當時的籃球隊達成全國冠軍七連霸,最長連勝高達八十八次。
.
書中有許多讓我自己感到很有幫助的文字,我把它紀錄下來
.
  • 領導者學無止境,若是停止學習就等同於死了
  • 推銷自己的價值與原則
  • 永遠不要企圖變得比誰更好,但是永遠不要停止成為最好的自己
  • 成功金字塔特質 : 勤奮、熱情、友情、忠誠、合作、自我控制、專注力、警覺性、衝勁、狀態、技能、團隊精神、鎮定、自信、極致的競爭力
  • 怎麼教 : 先解釋、再示範、跟著做、接著不斷重複
  • 律己最嚴
  • 如果會議時間是三點,而你三點才到,其實你已經遲到了
  • 要快,不要趕;如果你沒空把事情做好,那你怎麼可能還會有空重做一遍?
  • 什麼東西不能教? 人格、靈敏度
  • 跟願意傳球的人在一起
  • 自己負責;最終你所做的決定,決定了你是誰
  • 努力:成功的終極魔數。付出所有的努力,無論是個人或是團隊的一份子,都不是安慰獎或是次等的成就。在我看來,它就是頭獎,它才是最高等級的成就。
  • 別做24/7便利商店;Wooden 的訓練方式是每天只要兩個小時的時間,全心投入,絕對要參與所有訓練的細節。然而一但練球結束,籃球也就跟著結束了。
  • 一直問同樣的問題,[我該如何幫助我們的球隊變得更好?]
  • 別當個大氣球
  • 活在別人的期待是多麼蠢的一件事[太平洋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]
  • 擁有好人生
  • 把你的資產最大化
這些摘錄的部份是我快速看過一遍後比較有感的地方。
整本書只有些許地方提到籃球,更多的地方反而是提到領導者的氣量跟原則。像是不斷學習,努力是重要的,勝利並不是最後的評斷。
.
這本書有好多很棒的觀念需要我細細琢磨,我覺得某些想法可以成為我自己的原則。
在看這本書之前我看過史蒂芬-柯維的與[成功有約],我發現這本書也有很多地方有重疊。像是要找到自已的原則,主動積極,努力不懈。
.
覺得最大幫助的幾個要點是,找到自己的路,全心投入事業2小時、而後還有其他也很重要的部分要照顧,像是休息與家庭。另外別活在他人的期待中,堅持自己的路,不斷努力。這部分是關於自已成長的部分。
.
對於團隊與領導的部分,雖然整篇著墨不少,但我領會的沒這麼多。可能自己還不是一個領導者,沒碰過很多領導的難點與痛點。目前比較有感的是"怎麼教",以及將上面提到自我提升的部分分享給團隊的成員吧,更細部的地方可能要等以後需要的時候可以再回來看一次看看。
.
整體而言,這本書給了我許多想法與振奮自己的精神。人總是有惰性的,常常看這些可以振奮人心的書籍,可以適時提供反思與檢視,讓自己更好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Multiple without multication or addition operator

Given two binary strings, return their sum (also a binary string). For example, a = "1101" // 13 b = "1000" // 8 Return “1101000”. // 104 Solution: implement Binary add to perform multication static int MultipleWithoutOperator(int num, int multiplier) { StringBuilder sb = new StringBuilder(); string binary = Convert.ToString(num, 2); string binaryMultiplier = Convert.ToString(multiplier, 2); string temp = ""; for (int i = binaryMultiplier.Length-1, j=0;i >= 0;i--,j++){ if (binaryMultiplier[i]=='1') { if (string.IsNullOrEmpty(temp)) { temp = binary.PadRight(binary.Length + j, '0'); } else { temp = BinaryAdd(temp, binary.PadRight(binary.Length + j, '0')); } } } return Convert.ToInt32(temp, 2); } static string BinaryAdd(string a, string b) { int carryover = 0; Stri...

刻意練習

學習效率 想要多花點時間學習,但常常覺得沒有效果。最近這樣的想法困擾著我,剛好公司內部在提倡導師文化,而我的導師是公司比較資深的員工。因此就在與導師每天的會面提出了這樣的問題。 首先導師先詢問我是怎麼學習的,我就提出我現在嘗試著花時間來寫部落格,統整自己的想法,彙整自己的一些技能跟知識。另外希望每個月可以看一本書,可以提升自己程式能力並且立即用在工作上。但事實上進公司已經三個月了,很多書其實都沒有看完,可能看了一些內容又轉換去看了其他書。又或者某些看完的書的內容,現在也有點模糊,並沒有真正的內化為自己的能力,效率真的很差。 因此導師提出了他的想法,簡單的說就是每天固定時間固定長度逼自己看書。每天如果都做自己會的事情,或是做平常就會做的事情是很難進步的。因此要刻意的讓自己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長度來學習,這種比較刻意的學習是比較有用的。如果只是給自己一個一個月要看完一本書的期許,通常過了一個月這件事情不會發生,而且就算發生了或許效果也打折扣。不如每天都讓自己抽出時間來做,每天固定學習幾頁,這樣一個月過去一本書也可以看完。這個想法的確比較踏實。畢竟時間就是這樣不構,而且平常生活比較放鬆,時間顆粒太大了。覺得找不到時間來看書與學習。所以打算給自己一個課題,每天看三十分鐘的書,每天寫15分鐘的部落格。不管是不是有寫到一個段落,或是有足夠長的時間來做。給自己隨時計時,隨時累計,只要累計超過這個時間就可以停止。希望讓自己可以在固定的TimeBox中學習念更多書,或是寫更多部落格內容。 刻意練習 這些觀念跟最近看的一本書有一樣的觀念,而這觀念在很多地方都有,今天中午同事在看的影片也在提。這個影片是邏輯思維的羅胖在講解如何成為高手,他說到學習就是要學習套路,任何人都是學習以前的人歸納的重點,舉例來說,古代的人要顯示自己很有知識都是要背詩經,孔子:不知詩無以言。在科學上也是如此,了解一些定律,根據這些前人累積的套路作為基礎,然後繼續發展。 但學習不僅僅是知道拿前人的經驗作為基底,更重要的事情是要能及時反饋,越快得到反饋越好。如果可以刻意的練習然後修正,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。除了反饋即時性以外,還有要脫離舒適圈。舒適圈就是每個人很熟系的環境,在這個環境不管做什麼都不太需要思考,也因此沒有效果。例如一個計程車司機開車開了十年,或許開車技術上還過得去,但...